最新協作智愿者: snowfox3000
老苗文即苗文。關于古代苗族有無文字,學術界歷來頗多爭論。1997年《貴州社會科學》第四期發表《論苗族民俗文化中的蚩尤形象》一文認為,苗族民間認為,蚩尤是古苗文的創造者。各地的苗族幾乎都有苗族古代有文字的傳說,這些文字寫在羊皮或樹皮上,傳說中大都認為,由于戰爭與遷徙頻繁,苗族古文字才不幸失傳,如今各地... [詳細]
相關詞條: 川黔滇次方言
老苗文即苗文。關于古代苗族有無文字,學術界歷來頗多爭論。1997年《貴州社會科學》第四期發表《論苗族民俗文化中的蚩尤形象》一文認為,苗族民間認為,蚩尤是古苗文的創造者。各地的苗族幾乎都有苗族古代有文字的傳說,這些文字寫在羊皮或樹皮上,傳說中大都認為,由于戰爭與遷徙頻繁,苗族古文... [詳細]
客家話,又稱客話、客家語、客語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內的一種聲調語言(或漢語方言),屬于漢語十大方言之一。語言學者對于該將客家話歸屬至方言,抑或是當成一門語言仍有一定爭論。客家話地區主要集中在粵東、閩西、贛南交界的贛閩粵客家地區,并被廣泛使用于中國廣東、臺灣、馬來西亞及一些華人社... [詳細]
苗語是苗族人的語言,語言分類上屬于苗瑤語系苗語支。苗語分布在中國的湖南、貴州、云南、四川、廣西等地;以及越南、老撾、泰國、美國等國。苗語可以分為川黔滇(300多萬人)、湘西(100萬人)和黔東(210萬人)三大方言,以渝黔滇方言最為復雜。這三大方言與布努語等語言共同組成苗語支。 [詳細]
《民風》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湖北長江出版集團主管、湖北教育報刊社主辦的大型社科綜合類學術期刊,面向國內外統一公開發行。國內統一刊號:CN42-1614/D;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1-1297。每月1日出版。 [詳細]
“出洼節”為德昂語音譯,漢語意為“開門節”,是云南省德昂族的節日。 [詳細]
排灣語(Paiwan language)中國臺灣省高山族排灣人使用的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高山族語言排灣語組。 [詳細]
崩尼-博嘎爾語是中國珞巴族使用的語言,包括崩尼、博嘎爾和達木(米古巴)三個方言,分別分布在隆子縣、米林縣和墨脫縣。 [詳細]
墜劇又叫“化妝墜子”,是由河南墜子打板說唱藝人去掉鼓板化妝登臺演變而成的新型地方劇種。 [詳細]
柔若語是怒族中自稱[zou zuo]的一個支系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瀘水等縣。 [詳細]
荷蘭木鞋是荷蘭特有的工藝品,在荷蘭,幾乎所有的商店都有木鞋出售,滿街的旅游紀念品、工藝品大多以木鞋為題材。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