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的力量》作為央視唯一一檔大型公益對話節目,是一檔公益名人、慈善家、企業家共同探討公益事業發展狀況的大型高端公益對話節目,2014年3月在央視發現之旅頻道開播;每一期圍繞社會關心的教育、扶貧 、環保、節能、兒童、醫療、就業等問題進行闡述和討論。緊緊圍繞社會責任感的主題,著重強調各行業企業家對社會責任感的深層次理解并身體力行,講述企業成長奮斗歷程,體現企業社會責任感和公益精神,傳遞企業正能量。[詳細]
濮存昕是迄今為止第一個走進艾滋病病房的中國內地演藝界名人,也是以自己名字命名“公益紀念基金”的第一人。早在2002年,“感動中國”就將濮存昕評為感動中國人物,以表彰他 為艾滋病患者付出的愛心。十年間,濮存昕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他還以信托方式建立了“濮存昕愛心公益基金”,下設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要用于幫助貧困的艾滋病家庭以及貧困 地區孩子的教育......[詳細]
李連杰作為壹基金的創始人,全身心投入壹基金的管理中。壹基金六年成長,是中國公民社會成長的一個縮影。壹基金不斷壯大自己并且也在積極培育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 “一個 平臺+三個領域”這是壹基金的新戰略,并確定了災害救助、兒童關懷、公益人才培養三大業務領域。壹基金非常注重災難救援的準備工作,是為了能在救災時發揮及時、專業的救援作用。定 時定量采購一次性的帳篷......[詳細]
姚基金的啟動資金來自于2007年“姚明納什慈善晚宴”所籌集的1400萬元善款。姚基金幫助災區進行校園重建,他希望通過姚基金傳遞自己的影響力,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公益事業。姚基 金的申辦過程便順利完成后,姚基金正式成為青基會下設的專項慈善公益基金,也是姚明慈善活動的主要平臺。孩子們可以通過籃球獲得快樂,在玩耍中增加自信,學校也就逐漸豐滿起來。 “快樂籃球”的概念由此形成......[詳細]
2009年1月,朱哲琴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邀請擔任親善大使,同年,與UNDP共同發起“世界看見”中國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親善行動,集結當代藝術家、設計師、音樂家、媒體及 學者的力量,從民族音樂及民族手工藝兩部分開展工作,致力于推動中國多元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自成立以來,“世界看見”親善行動先后深入內蒙古、云南、貴州、西藏、青海等地開展民 族音樂和民族手工藝尋訪之旅......[詳細]
在楊瀾看來,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就像熱帶雨林一樣”,各種各樣需要幫助的人群、形形色色提供公益服務的組織,有如雨林里的喬木、灌木、藤條、花、草,但這些物種的繁榮又受 到陽光、土壤和雨水的影響。基于此理念,2005年,楊瀾夫婦在香港捐資創辦陽光文化基金會,該基金會以傳播慈善文化為目的,以機構對機構的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慈善活動。此外,楊瀾還是中華慈善總會慈善大使......[詳細]
有感于國內口述歷史的一片空白,崔永元多方奔走呼吁,以一己之力開始了“口述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保護之路。2007年,崔永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崔永元公益 基金,該基金的長期目標是鄉村教師培訓和口述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保護。歷時十年,收集整理了涉及電影、外交、音樂、留學、戰爭、知識分子等六大領域口述歷史影像記錄,已成為中國內容最豐富的口述歷史庫之一......[詳細]
憑借美麗、健康、積極的形象,李冰冰屢屢受到國際公益組織的青睞,擔任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大使、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親善大使、WWF“地球一小時”全球推廣大使、國際氣候組 織“百萬森林”項目亞太區推廣大使等,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外由其代言或擔任大使的公益類行動超過15項之多。此外,李冰冰還一直致力于環保低碳及公益慈善事業,親自發起公益活 動“LOVE在行動......[詳細]
2011年,通過自己創立的東申童畫公司,陳坤發起心靈建設類公益項目“行走的力量”,旨在號召人們通過最本能的行走安靜下來,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獲取正面的內心能量,并將正能 量傳播給他人,2014年修行地選在了大漠敦煌。除“行走的力量”之外,陳坤日常的慈善行動主要聚焦于兒童,他多次以個人捐助的形式幫扶弱勢兒童,更于2012年正式出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中國大使......[詳細]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創始人,名譽理事長。中國第一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主要起草人,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有特殊貢獻學者稱號。曾任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國青年》雜志社總編輯、中共黨史出版社社長、中國青年社會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職。[詳細]
香港桂馨基金會創始人,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致力于對貧困地區學校進行生產性投資,建立農業生態項目獲取收益,并將收益用于救助貧困學童,以支持他們完成基礎教育,并資助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完成高等教育。[詳細]
第20140720期 天使的微笑
第20140629期 享有眼睛健康的權力
第20140622期 藝術“家”
第20140608期 綠色生活,有你有我
第20140601期 由水污染看企業社會責任
第20140525期 我主自然
第20140518期 扶貧正能量
第20140511期 夕陽之約 楓葉正紅
王久芳,榮安集團創始人,中國優秀企業家,浙商、甬商代表人物之一,1963年出生,浙江寧波人,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高級經營師;現為榮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榮安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第十一屆浙江省政協委員,民進浙江省第九屆委員會委員,浙江民進企業家聯誼會會長...
許家印,男,1958年10月9日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現擔任中國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兼統戰部部長、B20中國工商理事會副主席、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副會長、絲綢之路商務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廣東省工...
何國苗,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多年來獲得了87項國家專利,是名副其實的發明專業戶,專利的生產應用也為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發明專業戶專家,也是我們心目中的“公益哥”。
薩布瑞亞·田貝肯(SabriyeTenberken)——“最接近黎明的天使”她是第一個發明藏盲文并在西藏開辦盲童學校的德國人盲人。1999年她創立了西藏盲童學校,西藏第一批能夠閱讀的盲人就是從她的學校里走出來的。薩布瑞亞1970年出生,兩歲時就被診斷出患有色素性視網膜病變,...
名為陳潤生的人有四位,分別是:一、院士陳潤生;二、教授陳潤生;三、古玩愛好者陳潤生;四、導演陳潤生,成就都非常大。
陳大惠,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前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曾為《東方時空》第一代主持人,與白巖松、王志、水均益、敬一丹同在一個辦公室。后來,陳大惠為了推動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休假做義工至今。從2009年7月起,從青島、唐山、石家莊、沈陽、撫順、牡丹江一路走到雞西,做了至少百余場弘...
李厚霖,1973年2月10日出生于天津市薊州區,HIERSUN(恒信)鉆石機構創始人、董事長、 I Do 基金創始人,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業商會副會長、中華慈善總會理事。
束昱輝,1968年6月生,江蘇鹽城人,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醫學領軍人物”“中國杰出創新人物”。現任權健集團董事長、天津權健足球俱樂部總經理。
張皓,國籍是中國,是一名大學生,他有一個習慣,走路低頭彎腰揀零錢。兩年時間,他撿了2000多枚硬幣,并把錢捐給了四川地震災區和患病的校友,被同學們稱為“硬幣哥”。
濮存昕,1953年7月31日出生在北京市東城區,漢族,祖籍是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中國男演員。1969年作為知識青年赴黑龍江參加生產建設兵團。1977年“文革”結束回到北京,考入空政話劇團。1987年正式調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至今。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